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人物?他的祖籍和出生地在哪里?
32
2025 / 03 / 09
胡兰成嘞,讲起来也是个人物,虽说他的名声不好,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,但他也是有才的。1906年2月28日出生在浙江嵊县,家里没啥钱,小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。12岁那年,家里实在是穷得揭不开锅了,胡兰成就被送去上虞县,拜了俞家当义父,靠着这户人家供他读书长大。
你说这娃聪明吧,是真聪明。1920年,他考进了杭州的蕙兰中学,这学校那时候可有名,英文教得好。可惜胡兰成脾气不好,五年后快毕业时,和教务主任吵起来,结果被学校开除了。回了老家当了段时间老师,但胡兰成不甘心,想着总得去大地方闯一闯。
后来他去了北京,在燕京大学抄写文件,顺便旁听了一些课。在这儿,他认识了不少大人物,什么周作人、梅兰芳这些人都是他朋友。不过好景不长,1927年,北伐战争一打起来,胡兰成就从北京回到南方,辗转在杭州、萧山、南宁、柳州这些地方教书。
教书这种事,胡兰成显然没太大兴趣。他心野得很,1936年,两广事变一爆发,他就趁机写文章鼓吹广东和广西独立,想通过这种方式搞点政治地位。他的文章写得不错,影响力也有了,不久后就和汪精卫搭上了线。
抗日战争那会儿,1939年,胡兰成发表了篇社论《战难,和亦不易》,公开主张和日本人讲和,搞什么“和平”运动,响应汪精卫投降的号召。他这么一来,公众当然看不惯他,骂他是汉奸,但汪精卫倒是挺欣赏他,还给他在汪伪政府里安排了个位置。
不过,胡兰成这人野心大,和汪精卫闹翻了,因为他频繁和日本人接触,搞得汪精卫都不信任他了。1944年,胡兰成离开南京,跑到上海去。那时候,他遇上了张爱玲,俩人一下子就好上了。张爱玲那可是有才的人,胡兰成受她影响,写文章的风格也跟着变了。
可惜嘞,感情这种事儿嘞,时间长了就变了味儿。胡兰成后来去了武汉,当上了《大楚报》的社长,俩人天各一方,最后感情破裂了。张爱玲写过一句话,叫“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”,但这话在胡兰成身上怕是行不通了。
1945年,日本投降了,胡兰成为了躲避汉奸罪,逃得没影儿了。从武汉到南京,再到上海、浙江,最后一路逃到香港,最后跑到日本去住下了。可胡兰成不甘心就这么消失,他继续写书,什么《山河岁月》《今生今世》这些,都是他在日本写的。
1974年,胡兰成还跑去了台湾,当了教授。可惜,他的汉奸身份迟早是瞒不住的,台湾那边一揭穿,他就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日本去了。晚年时,他倒是挺能写的,还出版了不少书,像《中国的礼乐风景》《中国文学史话》《今日何日兮》这些,都有一定影响。
1981年,胡兰成在日本去世了,享年74岁。他这一辈子嘞,真的是既辉煌又狼狈。有人说他文笔好,有人骂他汉奸,这人就是这么个复杂的存在。
胡兰成嘞,抛开那些不好的事不说,他确实有才华。他的文章呢,温和细腻,有种独特的美学风格。可惜,他的人生选择让他成为了历史上争议极大的人物。有人说他的文字甜腻妩媚,不是正统的“感时忧国”那一类,但他这抒情史观倒是有点继承了周作人、废名、沈从文那一派的味道。不过,他那亲日的思想可真让人恶心。
余光中曾经直言不讳地批评他,说胡兰成犯了错不思悔改,反而不断为自己辩解,这就注定了他不会被人原谅。
说到胡兰成就是这么个人,既有才华,也犯了大错,终究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。
Tags:胡兰成, 张爱玲, 抗日战争, 汉奸, 汪精卫